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古典家具設計師陳玉樹:木以載道 增進文化交流互鑒
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: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古典家具設計師陳玉樹:木以載道 增進文化交流互鑒
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
“榫卯工藝蘊含了中華民族獨特精巧的造物理念與智慧;松柏與仙鶴象征的諸多美好寓意,折射出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;蝙蝠取‘福’諧音,象征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。”談及套組家具《松風》承載的文化內涵,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古典家具設計師陳玉樹如是表示。
2020迪拜世博會正在舉行,中國古典家具非遺作品首次在世博會中國館參展。作為此次參展套組家具《松風》和《精舍》的設計者,陳玉樹近日向中新社記者分享了創作的心路歷程。

“我希望展示的作品能夠打破區域間文化藩籬,讓世界人民在世博會與中國文化產生超時空的交流,以期達到文化交流、文明互鑒、民心相通的愿景。”為此,陳玉樹專程飛往阿聯酋考察調研。
在他看來,中阿間文明交流歷史久遠,兩地間的古絲綢之路天然蘊含包容開放的文化基因。而創作同樣需要這種思路,“作品不僅僅是材料與工藝的展示,同樣需要開放與包容的理念,呈現出多元視角。”
歷時兩個多月時間,他同阿聯酋王室成員、知名藝術家、迪拜世博會主辦方等進行了深入探討,參觀了阿布扎比盧浮宮的萬年奢侈品展、謝赫·扎耶德清真寺、迪拜文化博物館等著名地標性建筑。
“清真寺潔白大理石上鑲嵌的各種顏色的玉石令人震撼。”陳玉樹指出,這種鑲嵌工藝與中國明朝時期的家具上鑲嵌孔雀石、翡翠等技藝有異曲同工之處。

在陳玉樹的設想中,作品一定要展現出中華民族特有的元素符號。結合迪拜世博會及中國館主題,他經過反復構思,嘗試多種設計,創作了幾十稿,最終敲定《松風》和《精舍》。
“這兩件作品包容開放性更強。”陳玉樹告訴記者,美好品德和美好生活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,幸福是全世界人民普遍認同的價值理念。如是基礎上,各國人民才能一起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彼此溝通,增進理解,共赴美好未來。
在古典家具設計創作領域深耕近20載,陳玉樹對家具的理解早已超出了“實用物件”范疇。
“鑒于不同時代科技生產力、人們審美水平、生活方式的差異,家具本身存留著歷史的痕跡,呈現出所在時代的風格與烙印。”陳玉樹認為,中國古典家具以有形木質承載著無形的精神境界。

“雖然中國古典家具的歷史久遠,但千百年來卻鮮有人將家具蘊含的‘道’講述、展現出來。”陳玉樹希望將中國古典家具打造成文化產品,將其塑造成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符號。
陳玉樹設計創作的作品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、世界園藝博覽會、迪拜世博會等諸多國際場合“露面”,不時引來國際觀眾駐足、賞鑒。他表示,希望設計的家具能夠變成一種世界語言,展現、述說中國的文化理念。(完)
相關新聞:
華人新聞精選:
- 2021年12月15日 12:40:51
- 2021年12月14日 15:03:27
- 2021年12月14日 11:44:52
- 2021年12月14日 11:43:28
- 2021年12月12日 11:07:10
- 2021年12月11日 16:42:29
- 2021年12月11日 16:28:42
- 2021年12月11日 12:42:21
- 2021年12月11日 09:13:48
- 2021年12月09日 09:11:31